国内外长输管道施工发展概述
来源:http://www.dashengfangfu.com
|
作者:dashengfangfu
|
发布时间: 2013-04-14
|
89 次浏览
|
分享到:
现代管道施工始于19世纪中叶,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,工业技术水平决定了当时施工技术较落后。国外长输管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则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。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工业的发展,管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各产
现代管道施工始于19世纪中叶,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,工业技术水平决定了当时施工技术较落后。国外长输管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则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。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工业的发展,管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各产油国竞相开始兴建大量油气管道。随着工业技术的革命,施工技术手段逐步提高,出现了运管、布管专用设备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,输油管道的发展趋于大管径、长距离,并逐渐建成成品油输送管网系统。施工技术在这期间得到了迅猛发展,出现了大吨位吊管机、冷弯管机、全自动焊机,机械化施工水平飞速发展。在20世纪80年代,前苏联建设了6条超大型中央输气管道系统,全长近20000km,管径1220~1420mm,是当今世界上最宏大的管道工程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,国外长输天然气管道施工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,有许多好的经验和成熟技术可供借鉴。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管道施工的国家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汉时期建设的用于输送天然气和卤水的“笕”(一种用打通的竹节连接起来做的管道)。然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油气管道施工建设,是从1958年建设的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炼油厂的输油管道开始的。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,我国的油气管道施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。 初步阶段(1958-1974年):这一时期,施工装备极其简陋,布管、吊管、管口组对机械化程度很低,基本上依赖于人工。组装设备为倒链和三脚架,焊接设备为普通电焊机。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工效,减轻劳动强度,自行研制了简单施工工具,如对口卡具、运管爬犁、焊机爬犁、管子防腐预制作业线、拖拉机改装为吊管机等。管沟开挖回填全是由人工使用铁锹、镐头、大锤、钢钎等工具作业。 探索阶段(1975-1984年):从1975年开始,陆续装备了一大批国内外成套设备,有了专用的运管车、抓管机、吊管机,管子防腐有了现场缠绕防腐作业机等;管沟开挖有了单斗、轮斗挖掘机;管子组装有了坡口机、砂轮机、内对口器等;焊接设备发展为履带二弧焊机、四弧焊机。1979年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复线管道施工时,第一次实现了运管、布管、吊管、组对、管沟开挖和下沟回填等施工全过程的机械化一条龙流水作业,工效提高了3~5倍,使管道施工跃上一个新台阶。 发展阶段(1985-1990年):这期间装备了半自动焊机、角焊机、大型推土机、大型抓管机、大型弯管机、大型水平定向钻机、沙漠越野车、防腐绝缘机等,提高了野外施工能力。 提升阶段(1991-2008年):这一时期,施工装备进行了更新和补充。有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试压、干燥专用设备,增添了大、中、小型水平定向钻机、盾构机、隧道凿岩机、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机、大口径管道坡口机、对口器和新型防腐作业线。适用于西气东输管道施工的系列设备,在大型化、机械化、自动化等先进性能方面上了新台阶。施工装备接近于国际先进水平。 到2008年,我国已建成油气长输管道6×104km,其中原油管道1.7×104km,成品油管道1.2×104km,天然气干线管道3.1×104km。已形成纵横东西、贯通南北、连接海外的管道网。到2020年油气长输管道干线将达20×104km,其中天然气管道干线将达到10×104km。目前管道建设趋向于长距离、大口径、大输量、高压力、高钢质。施工质量与水平逐年提高,保证了管道运行的安全。